天地间的阴厥表现为:霜雪飞舞,早晨和傍晚雾气弥漫;云雨飘洒,风寒露冷;应该热的时候却不热,还没到寒冷的时候却已经寒冷;天气阴沉,泉水涌出田野;山崩地裂,土地塌陷,河水泛滥,月亮昏暗,太阳无光。这些都是天地间的阴厥现象。
人体的阴厥表现为:突然失声或感到寒冷,全身僵硬,四肢蜷缩,嘴唇发青发黑,眼睛直瞪,口紧闭,心腹疼痛,头部摇晃,腰脚沉重,说话困难,上吐下泻,身体左右不协调,大小便失禁,口中酸涩,情绪悲伤忧愁,喜怒无常。这些都是人体的阴厥症状。
阴厥的脉象,如果轻按时脉象弱,重按时脉象大,则预后较好;如果轻按和重按都摸不到脉象,则预后较差。如果全身冰冷,额头出汗,也会导致死亡。阴厥病如果超过三天不治疗,就很难治愈了。
注解:
阴厥是中医的一个病症概念,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病因
阳气虚衰: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推动气血运行,导致阴寒内盛,发为阴厥。如久病体虚、年老体衰、肾阳虚衰等,均可使阳气虚衰,不能抵御阴寒之邪,而引发阴厥。
寒邪侵袭:外感寒邪,直中脏腑,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致使阴寒内生,阳气被遏,不能达于四末,从而出现厥逆之症。
症状
四肢厥冷:这是阴厥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手足冰冷,甚至冷至肘膝以上。
面色苍白:阳气虚衰,不能温养肌肤,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无华。
畏寒蜷卧:患者自觉怕冷,喜欢蜷缩而卧,以图温暖。
神疲欲寐:阳气不足,精神失养,出现精神萎靡,困倦欲睡的症状。
脉象沉迟或微细:阳气虚弱,鼓动无力,故脉象沉迟;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则脉
象微细。
治疗原则
回阳救逆:这是治疗阴厥的关键,常用方剂如四逆汤,以附子、干姜、炙甘草为主药,具有温壮阳气、回阳救逆的功效。
益气固脱:若阴厥伴有气虚欲脱之象,可加用人参等益气固脱之品,以增强疗效,如参附汤。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症加减用药,并配合艾灸等外治法,以温通经络,回阳救逆。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再次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