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之易的真实含意
别怪我胡说八道,就当是闲余饭后的消遣。
《易经》之易,咱们中华民族文人墨士,研究了上千年,博大精深,变化无穷。没事时我也瞎琢磨,今天在我们涡河岸边锻炼身体,也就是4000多年,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浪荡渠旁边。我突然灵光一闪,突发奇想,《易经》之易到底是什么,现代人读《易经》,讲很难读懂,有的讲《易经》,就是算卦之书。从现代汉语词汇中又是容易之易,不知道远古之易,到底是什么!
难道易讲的是阴阳,查资料,“易”字,他还真有那么个意思,易商朝之前上面日,大家都明白,表示太阳。而下面是三个点,现代汉字三点为水,应该是代表阴。战国时期,“易”字下面发生变化,从三点变像是成了一个弯腰驼背的人泼水。说文解字说是,一个人用双手捧着一个有液体的器皿,向另一个器皿倒液体,从这以文字演变时,我又联想到国家一统这件事情上,以前我录制的视频中说过,大禹治水开凿浪荡渠时大禹威望大增,之后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夏朝建立后,因无巩固夏朝的前期之鉴,且又无凝聚大一统的经济收入,造成启去逝后太康失国,后少康发奋图强,又使夏朝复国,为了巩固夏朝政权,少康开始以醪醴为业,也就是以酒为业,发展经济,使夏朝国力强盛,直到夏桀灭国,持续巩固了近500年,这是不是在表达夏朝一统,是以白酒产业为基础,当然这战国时期“易“字演变后的形象外涵。现代人讲易是变化,这应该是更接近易的本意。
本人认为,《易经》之易,上面日代表阳,商朝之前下面三点应该代表水即为阴,因此易字的本来含意应是阴阳。就像现在人,都把老子当成一个人的名子一样,老子其实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本人叫李耳,字为聃,号伯阳。战国之后,将李耳编写的一本书《老子》更名为《道德经》,而广大的后世子孙,误认为老子是一个人,传颂至今。我个人认为《老子》这本书,也就是现在的《道德经》,从微观来讲,就是人生老病死的周期循环的整个过程,从国家层面来讲,就是一个王朝从发起到发展,到建立再到衰亡的整个周期变化的过程,从整个庞大的宇宙空间来讲,就是万事万物顺其自然循环不息变化的过程,这应与商朝之前的《易》字所说的阴阳五行是一脉相承,《易经》和《老子》,都是再说阴阳周期变化的自然规律,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咱们古代先祖伏羲氏太昊所创作的八卦,即八卦图,因此说还原咱们中华民族本来的文化内涵,将会对我中华一统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