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乡村振兴之道——“合作、共富与乡村可持续未来” 陈岙论坛圆满落幕


国仁 国仁智库
2024年12月23日 22:34

共谋乡村振兴之道

“合作、共富与乡村可持续未来”

陈岙论坛圆满落幕





      2024年12月21日,世界上第一个现代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18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场以“合作、共富与乡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论坛,在浙江省温州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共仁基金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合作经济指导站(浙江)、瑞安市未来乡村研究院联合主办,由陈岙村民委员会承办。温铁军、林文雄、苑鹏等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陈众芳、黄则强、张砚斌等瑞安及全国各地乡村建设优秀实践者代表、瑞安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干部齐聚陈岙村。

      瑞安陈岙村(千万工程与两山转化股份合作标杆)及瑞溪村(底三甲自然村“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经济始源地)为基础样本,围绕如何通过合作实现乡村的共同富裕、怎样构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蓝图等议题,分享交流智慧与经验,共同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旨在通过论坛为国内乡村未来发展之路点亮明灯,探寻普遍可行之道。论坛分主旨演讲、平行论坛、圆桌论坛三大部分展开。


授牌仪式


       在本次论坛上,由温铁军教授将“国仁未来乡村教育培训基地”牌匾授予瑞安陈岙村,陈岙村陈众芳书记代表接牌,国仁未来乡村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宣告设立,即将开启中国乡村教育培训的新篇章。基地致力于为中国乡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主旨演讲


论坛第一天,议程紧凑,内容丰富。

早上,乡村振兴领域的三位专家温铁军、林文雄、苑鹏分别做了主旨发言,为论坛揭开序幕。

1

“六产融合与集体经济发展”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以“六产融合与集体经济发展”为题,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实践,并提出创新性的发展思路。

      温铁军教授提出,乌镇的国际互联网大会对当地品牌促进效应显著,启发了关于如何通过国际会议促进陈岙村发展的思考。他强调了创新思考和自觉能力的重要性。此外,还谈到了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指出发达村庄的共同秘密在于它们能自主开发本村资源。他提出,集体经济应合理分配资源,以促进共同富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他还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改革、自然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等问题。

2

乡村未来发展路径:高品质,大健康,强特色


福建农林大学原副校长林文雄教授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分享了他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林文雄教授在讨论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话题中,强调了农业生产力转型的重要性,包括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到石油农业的演变。他提倡绿色生产力和守正创新,强调了新农人和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他还提到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优化、新农业模式和营销模式的变革,以及大学与乡镇合作的重要性。此外,他强调了生态运行和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差异发展和资源整合来促进乡村发展。此外林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人才回归乡村的可能路径,以及如何利用外部社会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3

“可持续视野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三重考量”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工合国际原副主席苑鹏教授以“可持续视野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三重考量”为题,探讨了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苑鹏教授在演讲中强调了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考虑的中国式现代化、制度特色和文化本色。她指出小规模家庭经济作为农业本源性制度的重要性,并批评过度行政化的影响。强调了有效政府、有为市场和友情社区的结合,以及弘扬中华农耕文明,以文化为引领,科技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最后,她强调深入理解本地情况,重视社区合作与服务,特别是养老服务等关键领域,体现了对乡村发展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


瑞安实践介绍


      随后,瑞安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苏立胜与本次论坛的承办方陈岙村陈众芳书记为与会嘉宾带来精彩分享。



       苏立胜副主任以“从合作社到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经济体系”为主题,详细介绍瑞安市二十年探索实践历程,他阐述了该模式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协同发展,以及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紧接着,陈众芳书记分享了陈岙村在“千万工程”与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二十年实践探索的艰辛历程,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陈岙村从先前的重度污染村庄转变为今日“全国文明村”、“全国AAA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

       今日陈岙已实现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三生蝶变”,达成生态人文与民生经济多维共富之成果。


分论坛


下午,论坛分为两个分论坛进行。并在当天晚上举行了圆桌论坛。


论坛一:

论坛一的主题为“合作、共富、可持续:乡村未来探索”。与会嘉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

论坛二:  

论坛二的主题为“数字、文教、大健康:城乡融合,共筑未来”。与会专家认为,数字技术、文化教育、大健康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就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美好乡村生活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论坛: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对话,汇聚了政策研究者、乡村实践者,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探讨如何将理论创新转化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振兴的实际行动,共谋乡村建设。

向左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论坛第二天,与会嘉宾进行了现场走访,实地考察了马屿镇为农服务中心、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瑞溪底三甲零污染村庄建设示范点。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乡村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

向左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共富乡村、美好生活”的愿景定能早日实现!



分享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