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灵洞主探微真人少室山邓处中撰
华先生名佗,字元化,性格恬淡,喜欢研究医书。他经常游历名山幽洞,常常有一些奇遇。一天,他在公官山的古洞前休息时,忽然听到有人在讨论治病的方法。华佗感到非常惊讶,悄悄潜入洞中偷听。不久,有人说道:“华生在路上,可以将医术传授给他。”另一个人却说:“道生性命,若不怜悯生灵,怎能传授给他呢?”华佗听后更加惊讶,跳入洞中,见到两位老人,穿着树皮做的衣服,头戴草冠。华佗恭敬地走上前,向两位老人行礼,说道:“刚才听到贤者讨论医术,我竟然忘记了回家。我向来喜欢济世救人,遗憾的是,一直没有遇到一种可以验证的医术,心中感到不足。希望贤者能体察我的诚意,赐予我开悟,我终身不忘恩情。”坐在首位的老人说:“医术不是不能传授,只是担心日后会给你带来麻烦。如果你能做到不分高低、贫富、贵贱,不贪图财物,不怕劳苦,以怜悯老人、照顾幼童为急务,那么你才能避免灾祸。”华佗再次拜谢,说道:“贤圣的教诲,我一一铭记,必定遵从。”两位老人笑着指向东边的洞说:“石床上有一个书函,你自己去取吧,赶快离开这里,不要将书传给世俗之人,应当保密。”华佗拿到书后,回头一看,两位老人已经不见了。他急忙离开山洞,忽然间,山洞崩塌,云雾弥漫,大雨倾泻。
华佗阅读了书中的方术,发现其中的论述非常奇特。从此以后,他按照书中的方法治病,效果非常神奇。华佗不到六十岁,果然被魏国所杀,老人的预言应验了。我是华佗的外孙,因吊唁华佗的寝室,梦见华佗引我坐下,对我说:“《中藏经》是救人的真法,你可以取走它,但不要传给不合适的人。”我醒来后,感到非常惊恐,于是寻找华佗的遗物,找到了一个石函。打开后,里面有一本书,正是《中藏经》。我天性愚钝,便将书传给了次子思,并记录下这段真实的故事。
甲寅年秋九月序
注:作者邓处中,应灵洞主探微真人,曾为旧题华佗《中藏经》题序一篇,序中所言颇为怪诞不经之事。序中自称是华佗之外孙,而称华佗为先生,后世论者疑其为宋代人,伪托华佗之名而著《中藏经》。文中讲思是华佗外孙的二儿子。
翻译整理:亳州王显强